特高頻法雖然抗干擾能力較強,但在現場特別是戶外變電站,仍有較多干擾。當準備進行測試前,應最大努力去掉一些會影響信號的干擾源,例如確認四周有沒有會產生懸浮放電的金屬物品,關閉諸如手機或者熒光燈一類的物品。還有,影響信號的干擾因素主要有下面這幾種,移動電話噪音、雷達噪音、馬達噪音和熒光噪音等。下圖展示了幾個常見放電的典型譜圖,都含有譜峰值檢測圖、PRPD圖譜和PRPS圖譜,見下表。


典型干擾信號圖譜分析與診斷
干擾信號的主要排除手段有:
(1)屏蔽帶法。
這是最常用最基本的一種抗干擾方法,主要用在不帶金屬屏蔽的盆式絕緣子上檢測時消除外部干擾。檢測時,如果發現有異常信號,采用由金屬絲制成的屏蔽帶,將除傳感器放置位置外的盆式絕緣子其它外露部位全部包扎起來,使得外部干擾信號無法直接到達傳感器,從而更好的實現抗干擾的效果。這種方式簡單,對檢測靈敏度無影響,但是干擾較強時,信號仍可通過套管或其它盆式絕緣子處進入,抗干擾效果有限。
(2)背景干擾測量屏蔽法。
其原理是通過被檢測盆式絕緣子的附近放置一個背景噪音傳感器,同時會檢測出周圍環境中電磁波信號。軟件自動分析來自盆式絕緣子上的信號與來自噪音傳感器的信號,并與背景噪音傳感器相同的信號濾掉,從而達到抗干擾效果。但是這種方式雖能達到抗干擾效果,但是由于外部干擾信號有可能與內部放電信號重疊使檢測靈敏度降低,或者其在內部存在較強放電時,因為背景噪音傳感器檢測到是內部輻射處的電磁波信號,導致誤消除會對檢測結果造成顯著地影響。因此,一般情況下僅作為參考使用。
(3)濾波器法。
如較強的電暈信號,在300MHz以上幅值仍很高,對現場檢測造成很大影響,可采用下限截止頻率為500MHz的高通濾波器進行抑制;對于常見的手機通訊干擾則可采用900MHz的窄帶阻波器進行抑制;此外還可使用窄帶法檢測,如采用300-600MHz避開高頻干擾信號,或采用1GHz以上避開低頻的干擾信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多數局部放電產生的電磁波信號主要集中在1GHz以下,因此盡量避免使用1GHz以上的高通濾波器抗干擾檢測。